花開中國·百家融媒體“楓橋經驗”60周年調研行③山東壽光
“愛情保衛(wèi)戰(zhàn)”溫柔了整個壽光
引導新人填寫《婚前問卷調查》,開展婚姻關系評估;為新人舉行簡樸而有意義的結婚宣誓儀式;動員新人參加婚前知識培訓,就夫妻相處模式、家庭關系處理等進行系統學習……7月21日,當我們走進山東省壽光市婚姻家庭輔導中心,不由得被這里的婚姻家庭志愿者們的貼心服務吸引。
近年來,全國各地離婚率普遍升高,壽光卻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下降”城市之一。壽光市關工委主任王茂興說:“從2017年開始我們引‘楓橋經驗’進家庭,通過成立輔導中心開展‘婚姻家庭保衛(wèi)戰(zhàn)’,取得了很好成效。這7年,接待協議離婚夫妻17024對,其中勸和8031對,為萬余名孩子保住了原生家庭。”
婚姻調查結果觸目驚心
2016年,壽光市關工委在走訪調研中了解到,因離婚帶來的社會治安案件顯著增多,已嚴重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大家商議后,決定先對全市的婚姻狀況進行一次調查。
這一查,可謂觸目驚心:壽光市2000年結婚7713對,協議離婚174對,2016年結婚6398對,協議離婚1651對,16年增長了9倍!2016年法院判決離婚300多對,疊加后離婚總數約2000對。離婚的每對夫妻平均有1.5個孩子,由此推算,壽光市每年大約新增3000多個單親家庭的孩子!
離婚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離婚夫妻中95%以上的有孩子,且多數為未成年人,他們因父母婚姻矛盾和離婚產生自卑、焦慮、抑郁、敵對、報復等心理問題,他們學習不努力,價值觀不正確,進取心、責任心不強,有的走向違法犯罪;離婚婦女生活水平下降,權益受損。離婚后,孩子隨女方生活的較多,導致一些女性陷入貧困;更叫人痛心的是,有些離婚家庭因處置矛盾不當,發(fā)生嚴重治安案件。當年壽光110出警案件中,近30%是家庭矛盾糾紛案件和家庭暴力案件,其中有單親孩子因父母疏于管教走上違法犯罪。
“其實很多夫妻感情尚存,只因家庭瑣事、婆媳關系或眼前的經濟壓力觸發(fā)矛盾,提出離婚。像這種夫妻,能有個可靠的‘中間人’勸導說和,極有可能不會離婚?!蓖趺d說,“我們想到了‘楓橋經驗’,覺得應該成立一個群眾組織,主動站出來做‘和事佬’,盡可能多地幫助一些家庭守護婚姻,降低失婚對家庭成員特別是孩子的影響,以此從源頭上給下一代成長營造良好環(huán)境?!?/p>
2017年1月,在市關工委、市婦聯、市民政局的努力下,壽光婚姻家庭輔導中心應運而生,壽光的“愛情保衛(wèi)戰(zhàn)”開始了。
做強輔導中心“阻擊”離婚
輔導中心立足點是“阻擊”離婚,場地就在婚姻登記處,輔導中心下設8個輔導室,主要面向擬協議離婚人員提供婚姻指導、心理疏導、婚姻危機干預、法律咨詢等服務。
如此繁復又專業(yè)的工作由誰擔當呢?社會上招募來的志愿者。他們來自各行各業(yè),沒有任何報酬唯有辛苦,但神奇的是隊伍一直在壯大,從最初的84人發(fā)展到了現在的360多人,大家分20個小組,每天15人,在工作日輪流值班,準點服務。
輔導按“一接、二聽、三調、四囑”流程規(guī)范開展。欲協議離婚夫妻到登記處后,先到婚姻輔導辦公室領取登記表,再由2名輔導員接待進輔導室?guī)椭顚懕砀?,以大體了解家庭情況、離婚誘因。然后,雙方在輔導員面前說說彼此的不滿,如果發(fā)現某一方有隱情,就分開詳細交談,找準問題癥結。然后輔導員再根據掌握的情況,幫助他們分析婚姻存在的問題,厘清離婚的代價。最后,不管是和是離,都給出合理化建議,并提醒做好老人孩子的安置,以防出現社會問題。
輔導堅持一案一議,根據實際,能和就和,該離就離,不盲目追求勸和率。關工委副主任馬金濤也是志愿者之一,他說:“現在大家都學會了自然歸類。對那些長期家暴不認錯的,有賭博、出軌等惡習不悔改的,閃婚和被迫結婚確實沒有感情基礎的,基本建議協議離婚;對因家庭瑣事、婆媳關系、經濟壓力等導致的,則不遺余力進行勸和,畢竟感情沒有破裂,很有希望說和。”
調解第一要有耐心?,F年67歲的志愿者李俊梅,最多一天曾接待41對夫妻,到下班嗓子都勸啞了,一些當事人為此感動得自責,握手言和回家了。期間也有不理解的當事人,會責怪志愿者“多管閑事”,志愿者們也總是不離不棄進行調解。疫情期間出行受限,志愿者們特意組建“幸福120”服務隊,進村入戶280多次,化解了150多個家庭的婚姻危機。
為何壽光能亮成一道光
如今,家庭夫妻有矛盾,不論想不想離婚,找輔導員幫忙成了壽光家庭的首選。
輔導中心真正成了“婚姻保衛(wèi)站”,其先進經驗和創(chuàng)新做法被全國多家媒體報道。2018年,山東省以壽光為典型,在全省推出了“幸福護航”行動,打造婚姻家庭輔導品牌。濰坊市,更是參照壽光發(fā)布了全省首個婚姻家庭輔導工作地方標準。
盛譽之下,回望來路,為何壽光能在“婚姻保衛(wèi)戰(zhàn)”中亮成一道光?
有一個有力的支持體系。壽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婚姻家庭輔導工作,每年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解決志愿者值班所需的交通費、餐費問題。市關工委將婚姻輔導作為關心下一代的重要抓手,市婦聯將婚姻輔導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納入議事日程,機關干部全員參與。市民政局騰空辦公房作輔導室,安排專人負責志愿工作銜接。公檢法司等部門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判社會治安問題,為調解員處理家庭矛盾糾紛提供大數據支持。
有一支高素養(yǎng)的志愿隊伍。這幾年,壽光志愿者隊伍不斷擴大。志愿者中既有市人大、政協退下來的老干部,又有婦聯、教育、司法、衛(wèi)生等部門退休和在職干部職工及個體工商業(yè)者,他們的身份不同,年齡不一,但目標相同——讓有矛盾的夫妻重歸于好,讓更多孩子有個溫暖的家。他們熱愛學習,為了提高輔導工作水平,經常請婚姻調解專家授課,請律師說法,建微信群交流學習,從而讓調解工作逐步向專業(yè)化邁進。
有一份久久為功的為民匠心。7年調解,中心從來沒有停下探索和睦家庭,護航幸福的步履。從2018年開始,每年歸檔工作臺賬,研判離婚人員年齡結構、所處行業(yè)、離婚原因等數據,根據數據指向,將化解婚姻家庭糾紛的關口前移,力求通過婚姻家庭倫理教育、法制宣傳避免離婚案件的發(fā)生。這幾年,系統培訓新婚夫妻4000多對。進鄉(xiāng)村、工廠、學校舉辦家庭婚姻法宣講470場,培訓群眾5萬多人次。組建16支“一家親”志愿調解隊,對城市社區(qū)家庭矛盾鄰里糾紛進行調解,把護航婚姻的行動扎實到犄角旮旯,久久為功的匠心中社會和諧的根基在一點點穩(wěn)妥地筑牢。同時,為筑牢婚姻家庭的優(yōu)秀文化傳統根基,中心還優(yōu)化古代二十四孝為壽光二十四孝,通過《壽光日報》等陣地大力宣傳,構筑父慈子孝、夫妻和睦、家庭美滿的社會大風景。
見證者說:從田間地頭走進菜農心頭
壽光市人民法院稻田法庭庭長 燕華
2017年,我們是奔著“楓橋經驗”去的諸暨。在諸暨的學習考察加深了我的理解:“楓橋經驗”最根本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就是人民,特別是進入新時代,我們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矛盾和問題,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氐綁酃猓绾卧谝粋€全國聞名的“蔬菜之鄉(xiāng)”堅持和發(fā)展“楓橋經驗”,我們能做的也許就是蔬菜產業(yè)的發(fā)展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里,通過“法院服務鏈”與“蔬菜產業(yè)鏈”雙鏈融合、同頻共振,讓“壽光蔬菜”走得更遠、步履更健。
由此,我們成立了“蔬菜法庭”,通過對涉蔬菜案件的探索整合,針對種苗及農資產品質量、蔬菜買賣、運輸合同、大棚建設施工四大類涉蔬菜糾紛開展專業(yè)化審判。也就是說,只要是涉及這四類蔬菜的案件,我們就走“綠色通道”,以快調、快立、快審、快執(zhí)的“四快”原則為蔬菜產業(yè)發(fā)展護航。具體到審理過程,我們會“第一時間”聯系雙方當事人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第一時間”立案、開庭,高質效審判,并督促執(zhí)行。
說起來,“蔬菜法庭”主要為了方便菜農,所以我們的庭審現場不是田間地頭,就是蔬菜市場、蔬菜專業(yè)合作社。我們巡回審判,就地以案釋法,從田間地頭走進了菜農心頭,不少菜農還通過這些發(fā)生在身邊的鮮活案例學會規(guī)范合同,規(guī)避風險。菜農們都說,這個“蔬菜法庭”是對他們實實在在的幫助。
至今,我們審理涉蔬菜糾紛457件,確權標的1300余萬元,為菜農追回菜款400余萬元。今年3月,壽光市人民法院專業(yè)審判促進“壽光蔬菜”產業(yè)發(fā)展做法被寫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成為全國特色法庭創(chuàng)建的“壽光樣本”。
花開中國·百家融媒體“楓橋經驗”60周年調研行24浙江余杭
數字賦能“防未病”“查疑病”“治已病”
余杭區(qū)是杭州重點建設的城市新中心,地域廣,人口多,經濟活躍,產業(yè)結構復雜,各類矛盾糾紛眾多。面對龐雜的矛盾糾紛,該如何破題?除了“治”,還要“防”。
作為全國數字經濟高地,近年來,余杭探索“智慧服務+數智治理”,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運用到基層社會治理中,開發(fā)出“余智護杭”基層智治綜合應用平臺、“眾人議事廳”應用場景等一批極具特色的數智治理品牌,讓數據成為發(fā)現矛盾、解決矛盾的好手段,走出一條“數智化”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形成了“前端防未病,見之于未萌;中端查疑病,識之于未發(fā);后端治已病,治之于未亂”的新時代“楓橋經驗”余杭模式。
眾人議事“防未病”
“友情提示:‘眾人議事廳’有一項議題需要您參與協商!”余杭區(qū)徑山鎮(zhèn)小古城村村民林型首手機上收到了一條短信提醒。對于這樣的提醒,他已經習以為常。
“‘眾人議事廳’是一個線上協商小程序,群眾可以通過語音和文字的方式隨時發(fā)表意見建議,參與村級事務協商,后臺自動歸納整理形成協商結果?!绷中褪滓贿咟c開小程序,一邊介紹道。
秋高氣爽的日子里,露營成了“頂流”。每逢節(jié)假日,小古城村苕溪營地吸引成百上千的游客前來露營嬉水、燒烤野餐。停車和交通問題成了村民的心病?!斑@回村里發(fā)動老干部、老黨員、組長代表和我們戶代表,就是為了商量停車的問題?!绷中褪c開協商議題說。經過眾人的協商,最終提出新增戶外停車場、臨時車位,農戶敞開庭院開辟“共享車位”,專人引導等切實可行的方案。
“村里馬上按照確定的方案予以落實,目前已新增車位200余個,有效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毙」懦谴妩h委委員林鑫磊說。
“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徑山鎮(zhèn)小古城村的重要囑托,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在余杭的重要實踐。今年8月,余杭正式發(fā)布“眾人議事廳”應用場景,將“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議事地點搬到“掌上”,打破了傳統議事模式時間、空間限制,讓群眾隨時隨地即登即議,拓寬民情收集轉辦渠道,實現人人可爆料、戶戶可參與,有效改變遇事無人可訴、無人可找、無人可辦的局面,將群眾訴訟解決在基層,將矛盾化解在源頭。
“眾人議事廳”應用場景自上線以來,累計開展議事協商317件,參與議事1.72萬人次,共收集問題3255條,已辦結3067條,辦結率94.2%。
除了打造“眾人議事廳”這個浙江省首家區(qū)域(區(qū)縣)議事協商平臺,近年來,余杭還結合自身村社情況,創(chuàng)新實踐“三治融合”積分管理機制,系統梳理自治、法治、德治的積分指標,在堅持“楓橋經驗”基礎上不斷發(fā)展,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為眾人參與鄉(xiāng)村治理注入新動能。
統籌聯動“查疑病”
走進位于余杭區(qū)政府的數“智”治理中心,工作人員正緊張忙碌著,大屏上“余智護杭”應用全景展示著全區(qū)的情況,包括地圖、攝像頭點位、房屋數量、人口等。余杭將區(qū)數“智”中心比喻為“大腦”,街道指揮室稱作“小腦”,警情處置中隊為“手腳”。有矛盾糾紛發(fā)生時,“大腦”將非警務類警情自動分配至屬地鎮(zhèn)街的指揮室“小腦”,然后指揮室聯動處置“手腳”,抵達現場處置矛盾糾紛。統籌聯動各種資源,第一時間解決,快速而又精準。
基層治理鏈條高效運行的背后,離不開數字化賦能的加持。余杭通過“余智護杭”基層智治綜合應用平臺,建立起“統一問題接辦、統一業(yè)務流程、統一高位協調、統一閉環(huán)處置”的管理機制,通過全量信息視圖歸集“人房企事物”五大要素,推動各類問題早發(fā)現、早防范,讓余杭擁有了自己的智能“大管家”。
針對排查隱患,余杭還有平安風險預測預警防控應用,可以更好地滿足擴大風險監(jiān)測覆蓋面、提升風險預警智能化、強化風險防控協同性的需要。
日前,余杭街道某小區(qū)消防通道被占用,被已經接入雪亮工程平臺的小區(qū)視頻監(jiān)控自動抓拍。平安風險預測預警防控應用自動發(fā)起了預警,經過交辦流轉至“余智護杭”應用,屬地鎮(zhèn)街當即派出“手腳”隊伍進行處理,車輛駛離?!?5分鐘后,系統會再次核實,如果車輛已開走則自動進行閉環(huán);若車輛仍未開走,則流轉至消防救援大隊進行執(zhí)法處罰。后續(xù)該處置結果也會同步至平安風險預測預警防控應用進行線上閉環(huán)?!庇嗪紖^(qū)社會治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道。
據統計,平安風險預測預警防控應用自2022年4月上線以來,累計預警風險隱患6.5萬余個,其中化解風險0.6萬余個,整改隱患5.9萬余個,處置效率提升75%以上。
以網調網“治已病”
“就目前的一個情況來看,這是價格烏龍的概率比較大。現在有一個調解方案:商家能否按照當初設置的價格盡快發(fā)貨?時間也這么久了,盡量通過我們這次調解能把問題解決掉……”在余杭區(qū)網絡交易糾紛調解處理中心,調解員正通過“網絡消費投訴在線調解平臺”與消費者、商家展開三方視頻在線調解。
前幾天,周女士在電商平臺上購買了一臺冰箱,但是拍下后商家卻告知周女士該價格為運營設置錯誤,需要消費者補差價,否則拒絕發(fā)貨,周女士無奈投訴。經過線上面對面直接協商溝通,最終雙方當事人達成一致意見,調解成功。周女士表示:“我覺得有這個平臺很方便,我們可以相互舉證,公平公正地處理問題,調解速度和效率讓我很滿意?!?/p>
余杭區(qū)是平臺經濟強區(qū),目前共有各類平臺企業(yè)63家,2022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yè)總量分別占了杭州市的1/3和浙江省的1/5。同時,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總部所在地,集聚以天貓、淘寶為代表的傳統電商、直播MCN機構等各類平臺主體,平臺內經營戶超過1000萬戶。平臺經濟的高度發(fā)達也給余杭帶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消費糾紛,2023年上半年共受理網絡消費投訴舉報376349件,占全省的1/3。
為此,余杭專門設立網絡交易糾紛調解中心,組建了一支融合行政調解、協會調解、人民調解、平臺調解各方力量的網絡交易糾紛多元調解隊伍,形成網絡交易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并開發(fā)了全國首個“網絡消費投訴在線調解平臺”,運用在線調解平臺,強化數據分析和標準引領,實現信息互動和數據共享,構建完善“網絡消費糾紛化解工作法”。該系統聯通了商家、消費者、第三方交易平臺以及調解人員,能實時調取平臺交易相關數據,具備三方通話和在線視頻功能,做到糾紛調解全程在線展開,減少溝通時間成本,提升信息對稱性,實現了信息互動和數據共享,有效提高調解效率,降低消費者維權成本。今年上半年,余杭完成網絡消費糾紛調解30余萬件,普通消費者調解滿意率達96%,投訴初查反饋率、投訴按時辦結率均為100%。
今年,余杭“網絡消費糾紛化解工作法”入選全省新時代“楓橋經驗”20大標志性成果,是全省唯一市場監(jiān)管部門和全市唯一區(qū)縣單位,該成果將長期入駐全省“楓橋經驗”陳列館。
見證者說:走出新時代“楓橋經驗”本地化新路子
閑林街道西溪源村黨委書記 鄭立
“楓橋經驗”60年來歷久彌新。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楓橋經驗”有了更多的內涵,矛盾千變萬化,方法層出不窮,但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的本質沒有改變。
我從2020年開始,連續(xù)三年都去楓橋考察學習,每次都有新的收獲。在我看來,踐行“楓橋經驗”要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推動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有機銜接,更要發(fā)動和依靠群眾,堅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促進發(fā)展?!皸鳂蚪涷灐币讶怀蔀榛鶎又卫淼囊粋€樣板,我們要認真學習借鑒,同時結合本地實際,深入理解和探索,走出新時代“楓橋經驗”本地化的新路子。
近年來,我們西溪源村一直踐行著“楓橋經驗”,努力實現“瑣事不出門、小事不出組、煩事不出村”的治理理念。2020年,我們村成立了綜治中心,設立四個站點,開通了便民熱線。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借助數智力量,打造了“鄉(xiāng)村微腦”治理體系。通過“鄉(xiāng)村微腦”大屏,可以將全村的情況一覽無余,甚至還可以直接指揮無人機,進行全村巡邏。在此基礎上,我們融合“四源治理、四治融合、四站整合”,推動各類矛盾糾紛“處置在早、化解在小”。
我們把福利與考核放在一起,在做好自身的同時,還可以獲得獎勵。村民積極性高了,治理也就更加順暢。經過多年的探索,我感受到了村里實實在在的變化。上級相關部門、公安、村干部和群眾的干群關系距離拉近了,警源、訪源、訴源發(fā)生率下降了,破解了非緊急、警務警情占用消耗110資源、警務資源的難題,把有限的警力用在刀口上,基本實現把矛盾糾紛在源頭上解決,萌芽內處理。
花開中國·百家融媒體“楓橋經驗”60周年調研行64安徽黟縣
“退一步”得見黟縣樣本
近日,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安徽省黃山市黟縣迎來入冬首場降雪,粉墻黛瓦的徽派古民居銀裝素裹,潔白剔透,宛如一幅淡裝素雅的水墨畫,靜謐祥和。
這座小城,常住人口雖不足10萬,但每年接待的游客卻近兩千萬。近年來,隨著多條高鐵線路的興建,一時間涌入了倍數于當地居民的建設人潮,原本平靜祥和的小縣城免不了多了些矛盾,給基層治理帶來諸多挑戰(zhàn)。
為踐行和創(chuàng)新新時代“楓橋經驗”,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黟縣充分挖掘徽州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善治因子,將“作退一步想”典故蘊含的“崇德向善、謙和禮讓”元素注入治理,探索一條契合實際的縣域治理之路。日前,“花開中國——百家融媒體‘楓橋經驗’60周年調研行”采訪組來到黟縣,探尋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黟縣樣本。
向傳統要“方法”
黟縣西遞鎮(zhèn)素有“明清民居博物館”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稱。走進西遞景區(qū),一處名曰“大夫第”的老宅訴說著厚重的歷史,只見其側門墻界后退半米之多,正屋的墻角也被削去三分,門額上有著五個斑駁的篆刻字:作退一步想。
西遞鎮(zhèn)綜合治理中心主任趙巖松介紹,這便是“作退一步想”工作法的底蘊來源。清道光年間,任開封知府、朝列大夫的胡文照在修繕祖居時,為方便路人推車、挑擔、行走,主動退讓而為,將正屋墻體削去三分、閣樓臨街后退一步、巷陌墻角置之護石,意為“裁直為圓、方便他人”。這一舉動感化了全村人,后來建房者紛紛仿效退讓,久而久之便在村域內形成了一條較為寬闊的通村巷道。
如今,“作退一步想”深深地影響著這方水土,已成為黟縣基層社會治理和干部教育管理的工作品牌。2018年,黟縣將“作退一步想”融入基層人民調解機制,創(chuàng)新提出“聽、理、勸、借、退、和”六步工作法。2022年,“作退一步想”工作法還先后在中央政法委召開的第八次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交流會、第六次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chuàng)新研討會進行典型發(fā)言、專題片播放。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黟縣又進一步拓展陣地,同步在全縣8個鄉(xiāng)鎮(zhèn)、70個村(居)綜治中心和部分縣直部門建設標準化“作退一步想”工作室,構筑聯動調解平臺,以六字法則引導當事人退中共進、互惠共贏,將調解窗口前移到群眾家門口,開辟矛盾糾紛化解的新渠道。
“退”為“進一步和”
日前,在黟縣西遞村“作退一步想”工作室,一起矛盾糾紛在此從吵到和。西遞村村民章某與湯某比鄰而居,因排水溝渠年久淤塞,每逢大雨天氣,章某家廚房的污水總會滲到湯某家里。一來二去之間,章、湯兩家矛盾激化。
“遠親不如近鄰。吵來吵去,不如坐下來議一議。”工作室調解員吳勇第一時間安撫雙方情緒,并將兩人請進“作退一步想”調解工作室。“徹底解決排水問題,需要改造排水管道。咱們各退一步,章家出錢安裝管網,湯家為布管提供方便?!崩砬迨虑樵?,吳勇提出建議。權衡利弊之后,章、湯兩家拼上“和合桌”、共舉“和氣茶”、簽訂“和合”協議,在滿滿的儀式感中握手言和。
在糾紛調解的過程中,調解員巧用“作退一步想”工作法,以“聽、理、勸、借、退、和”六字法則引導糾紛雙方擺事實,講道理,各退一步,將矛盾最大程度地化解在基層。如今,“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已經成為黃山市基層社會治理一面鮮明的旗幟,全市745個村已統一建設標準化“作退一步想”工作室,2022年98.72%的矛盾糾紛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以下得到化解。
“一網統管”提效能
日前,在一次日常走動巡邏中,西遞村黨委書記兼網格長的胡傲立,發(fā)現景區(qū)內有一處石板開裂,便立刻拍照將這一問題上傳至“e”治理平臺。“西遞景區(qū)路面石板開裂已解決,予以辦結?!辈痪煤?,黟縣西遞村“e”治理事件調度平臺出現這樣一則辦結消息。
“流動小攤販怎么管理?”“公共基礎設施如何盡快修復?”“群眾參與環(huán)境保護情況怎樣?”在黟縣,這些問題只要點點鼠標,就可以“一網打盡”。這一切都源于一個“e”治理平臺,它能滿足基層社會治理10大項149個場景需要。
黟縣有807名網格員,他們只需在巡查中對發(fā)現的問題通過手機“e”治理APP進行上報,便可直接流轉到鎮(zhèn)級“e”治理平臺,調度員在線上對事件進行審核、調度、處置、辦結全鏈條辦理。截至目前,平臺共受理網格員上報網格事件25575件,辦結25110件,辦結率98.18%。
此外,為激發(fā)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內生動力,黟縣創(chuàng)新推出“黟家人”小程序,無論是縣域內的市民還是來黟的游客都可以通過小程序“隨手拍”功能,將身邊存在的問題進行上報,自動流轉至“e”治理平臺也將作為網格事件進行調度和處置。目前,該小程序已注冊用戶29591人,群眾共上報網格事件1167件,辦結率99.14%。
近年來,黟縣不斷思考和探索,通過暢通群眾參與社會治理渠道、搭建多樣化社會治理平臺、匯聚各方資源等途徑,落實“e”治理平臺“一網統管”的事件處置機制,進一步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在安徽省最新發(fā)布的涉全國考評群眾評價指標中,黟縣矛盾糾紛化解率程度指數以96.21%的高指標,位列全省第一,這便是新時代“楓橋經驗”在黟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最好證明。
見證者說:深化拓展德治品牌應用
黟縣縣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 張?zhí)m君
黟縣自古文教昌盛,崇尚積德向善、謙和禮讓之風,而被世人譽為“最聰明處世之道”的“作退一步想”便是其中精髓之一。
在平安建設實踐中,黟縣縣委充分挖掘徽州優(yōu)秀傳統文化中的善治因子。2018年以來,黟縣聚焦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全方位打造“作退一步想”德治品牌,采用“德治教化”的方式防范市域矛盾風險,在社會關系修復上發(fā)揮自愈功效,維護社會肌體健康。如今,已構筑起以三級綜治中心為載體、“兩平臺兩程序”為基礎、各類(專)調委會為主體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通過以德促調、以德輔治,將大量矛盾糾紛處置于初始、化解在基層。
“作退一步想”工作法以和解、和諧方式化解紛爭,不追求單方面絕對優(yōu)勢,不造成社會撕裂與隔閡,最容易喚起廣大群眾的認同感,深受當地群眾和四方游客喜愛。在糾紛處置中,為了讓當事人既解“事結”又除“心結”,采用“治未病”中醫(yī)調理原理防范各類風險,提升社會肌體免疫力,夯實新時代“楓橋經驗”工作基礎。同時,注重將“作退一步想”文化融入“三庭一戶(平安家庭、五好家庭、文明家庭、十星平安文明戶)”“黟縣好人”“道德模范”等評選表彰活動,將挖掘整理的家訓、家書文化融入市民公約、鄉(xiāng)規(guī)民約、學生守則、行業(yè)規(guī)章、團體章程中,全域推開“三治融合”積分制,在全縣形成積德向善、謙和禮讓的良性鄉(xiāng)村文化生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