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體育盛會傳播如何吸引Z世代

2024-10-31 14:28 | 來源: 中國記協(xié)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體育盛會傳播如何吸引Z世代

  摘要:賽會傳播關鍵在于找準與用戶的連接點。中國青年報適應Z世代接收信息的特點和內容需求,以社交媒體為體育傳播主戰(zhàn)場,以視覺化為體育傳播主要產品樣態(tài),以新技術賦能內容創(chuàng)新和傳播,跳出賽事報道強化文化傳播,促進民心相通、文化融通,讓體育盛會傳播吸引Z世代。

  關鍵詞:賽會傳播 社交媒體 視覺化 新技術

  無論是北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還是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都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文化盛會、國際交流盛會。中國青年報在做好賽事報道的同時,專門成立非賽事報道組著力報道城市故事、中國文化元素、志愿者風采、中外青年的友好互動等。但無論賽事報道還是非賽事報道,都要充分考慮受眾接收信息的特點和內容需求,以社交媒體為體育傳播主戰(zhàn)場,以視覺化為體育傳播主要產品樣態(tài),以新技術賦能內容創(chuàng)新和傳播,跳出賽事報道加強文化傳播,吸引Z世代,凝聚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給Z世代畫像

  數字化、全球化、國際化是Z世代出生和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時代背景,并對他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特征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2020年發(fā)布的數據顯示,全球Z世代在2019年達到24億人,占世界總人口的32%,是世界人口中占比最大的一代群體。有數據顯示,中國Z世代已接近3億人。他們愛追星也擅長造星,甚至喜歡虛擬偶像。如在某平臺發(fā)起的“最喜愛運動員”投票中,中國乒乓球運動員孫穎莎憑借破億次的打投數據斷層奪冠。

  他們開放包容、興趣優(yōu)先、社交需求強、注重體驗、注重理性、個性鮮明。在二次元的世界里,用戶交往通常是以共同的興趣愛好為前提,志同道合的人互稱對方為“同好”。這些愛好相同的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個小型社群,在里面自娛自樂,用二次元用語來說叫“圈地自萌”;他們崇尚獨立創(chuàng)新,表達欲強,關注新技術,喜歡圈層傳播,注重精神文化消費。他們勇于嘗試新鮮事物,善于培養(yǎng)小眾愛好,在知識付費、潮玩手辦、文創(chuàng)產品、網游影視、體驗產品等消費中追求精神滿足與情感慰藉。

  Z世代接收信息的特點和習慣

  主要通過社交媒體接收信息,在其中擁有更多話語權

  Z世代被視為數字化時代內容產品、媒介服務最重要的消費群體。社交媒體平臺信息包羅萬象、形式豐富,成為Z世代獲取新聞信息的主要途徑。進入體育場或者坐在電視機前觀看比賽直播已經不是Z世代消費體育的首選方式?!?021年歸屬效應報告》顯示,在接受調查的8000名年輕人中,85%的人在社交媒體上參與體育活動。

  移動化、社交化、視覺化、強互動、重體驗的媒介使用特點

  近年來,Z世代將目光聚焦于可提供便捷信息、碎片化閱讀和交互式服務的移動新媒體平臺。他們對建立互動型關系有著強烈需求,傾向于通過對話、分享、互動等社交機制形成良好的用戶體驗。

  就內容偏好而言,Z世代獲取新聞依賴高效、直觀的短視頻形式。Z世代體育粉絲都在尋找沉浸式的體驗,這是他們明顯偏愛數字渠道的重要原因。體驗感占據了年輕體育粉絲更多的決策權重,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都認為流媒體的觀看體驗要好于傳統(tǒng)線性廣播。再加上虛擬體驗、人工智能等元素的高強度融合,沉浸式體育時代已經拉開了序幕。

  Z世代網絡達人影響力大,圈層傳播凸顯

  Z世代網絡達人的數量及其在互聯網,特別是社交媒體平臺上獲得的關注度和好感度方面優(yōu)勢更加明顯,其跨越國界的號召力和影響力不容忽視。在優(yōu)兔、臉書、推特等海外社交媒體平臺中最受歡迎的前10位個人賬號中,Z世代占比超過80%;抖音國際版、色拉布等年輕用戶較多的平臺中最受歡迎的前10位個人賬號主體則全部為Z世代。這些獲得高關注度的Z世代網絡達人還呈現出身份、國籍多樣化的特點。例如,21歲意大利籍黑人小伙科班尼·拉米、18歲的美國網紅女歌手查理·達梅里奧等都是在社交媒體平臺粉絲數量過億的超級網絡達人。

  他們在網絡平臺通過共同興趣愛好聚集,分享經驗體會,形成牢不可破的興趣圈層,圈層中的網絡達人對于圈層內部成員的言行影響很大。

  話語體系平實樸實,追求平等

  Z世代喜歡平實鮮活的語言、樸實的文風、平等的姿態(tài)。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的“夜讀”欄目,將濃厚的情感關懷和豐富的人生哲理推送給受眾,創(chuàng)辦多年深受青年網民歡迎,多件產品閱讀量超10萬、點贊數破萬、留言無數,其重要原因就是改變語態(tài)。

  由此可見,只有平實樸實、具體而微、充滿人文關懷的網絡話語,才能引發(fā)青年群體情感上的“共情”,從而“撬動”青年群體在網絡空間的個性表達,推動社會主流良性互動。

  吸引Z世代的傳播策略

  體育盛會傳播究竟如何吸引Z世代并找到獨屬于他們的“吸引力法則”呢?關鍵在于找準與Z世代的連接錨點。

  體育盛會傳播要有用戶思維

  盡管體育賽場里Z世代的觀眾在減少,體育電視節(jié)目觀眾在流失,但體育迷的數量依然在最高點上,體育在Z世代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和重要性并沒有減少,他們接觸的體育內容反而更多了,他們只是從有線電視和官網轉移到了社交媒體上,轉移到了以點播為主的流媒體上,轉移到了新的電視——口袋里的手機上。

  Z世代正在用各種新的、獨特的方式消費和連接體育內容。有研究報告顯示,46%的年輕粉絲更喜歡在智能手機上觀看體育比賽,一半的人在觀看比賽的同時玩游戲。多達55%的受訪者希望在比賽中看到現場數據并與之互動。當下的數字觀眾對體育運動的狂熱程度并沒有改變,甚至可能還在增加。他們創(chuàng)建自有數字平臺,利用數據分析建立強大的球迷鏈接。

  Z世代體育迷關注的是運動員,可以直接參與運動員的社交故事。此外,還擅長主動創(chuàng)造內容。作為創(chuàng)作者,他們想要表達對喜愛的球員和球隊的支持,并讓自己更深入地沉浸在體育體驗中。

  因此,面向Z世代,體育盛會傳播要有用戶思維。要贏得Z世代,先要尊重Z世代,要用Z世代愿意接受的內容、方式、語態(tài)、載體或聚集的平臺進行傳播。

  以社交媒體為體育盛會傳播主戰(zhàn)場

  體育越來越多地依賴現場、數字和互動體驗?!?023年體育迷的洞察力:沉浸式體育時代的開始》研究的一個關鍵發(fā)現是,超過90%的Z世代粉絲使用社交媒體來消費體育內容。同時,社交互動在Z世代粉絲的體育體驗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調查顯示,61%的時間里,Z世代球迷是在家里和其他人一起觀看體育賽事直播。此外,38%的Z世代粉絲表示,在家里有朋友陪伴會讓他們更有可能觀看體育比賽。64%的Z世代、71%的新千年一代和52%的X世代粉絲表示,他們在特定的流媒體供應商上觀看特定的體育賽事時,比在有線電視或廣播電視上有更好的觀看體驗。

  在這樣的背景下,體育盛會傳播要踏實做好內容與用戶運營,找到與年輕人之間更加平等的互動觸點。如中國青年報東京奧運會報道,新媒體作品精準把握奧運報道傳播熱點,以青年人的視角觀察奧運,報道女排、國乒、鞏立姣、蘇炳添、全紅嬋等多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熱點”,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其中,#我在東京看奧運#主話題的微博閱讀量已經超過4.3億,30余篇微信報道閱讀量10萬+。在北京冬奧會開幕之際,中國青年報主辦的“冰雪鬧新春 青春愛運動——冬奧歡樂季”互動體驗活動,在多個線上運動平臺上線,活動總曝光量達16.5億。

  以視覺化為體育傳播主要產品樣態(tài)

  無論是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報道,還是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報道,中國青年報都以社交媒體為主戰(zhàn)場,主打以賽事微視頻為主的全媒體即時報道,短視頻、MV、電子海報、圖片、可視化版面成為主要報道形式,即便只是一篇文字作品,也配有圖片或視頻二維碼。

  如記者梁璇在成都大運會現場搶拍創(chuàng)制的系列短視頻《璇轉大運會》受到Z世代的喜愛。她在大運會開幕式現場第一時間報道各國和地區(qū)運動員的花式表白,真實反映了各個國家和地區(qū)年輕人對中國的態(tài)度。被推薦全網轉發(fā),各大平臺首屏第五個位置轉發(fā)。

  利用新技術賦能內容創(chuàng)新和傳播

  在成都大運會報道中,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青年報等主流媒體利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大模型、AI(人工智能)、元宇宙、數字人、數字藏品等新技術賦能內容創(chuàng)新。杭州亞運會的一大創(chuàng)新就是數字點火,讓觀眾有機會成為數字火炬手,在開幕式上進行數字點火。

  以文化傳播引發(fā)共情共鳴

  體育迷在前幾十年里感興趣的故事,對Z世代的吸引力依然如故。平易近人、妙趣橫生的好故事,也是Z世代最愿意接受的內容,而且體育故事也完美匹配社交媒體的傳播鏈。

  如成都大運會開幕式大涼山女孩合唱團,中國青年報提前派出記者赴大涼山采訪,開幕式晚上第一時間發(fā)布,成都大運會、四川團省委官方微信賬號等各平臺轉發(fā),上級向全網推薦轉發(fā),被大運會官方專業(yè)人士認為“既扎實詳盡,又鮮活溫暖”。

  體育是一種通用語言,真正全球性的東西。世界上不同國家地區(qū)、不同民族的人大都愛好體育。而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fā)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加強體育盛會蘊含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傳播,能激發(fā)起一個民族的自豪感、愛國情感,凝聚精神力量。

  體育傳播要吸引Z世代,一是要聚焦共情傳播,打造“破圈”產品。找到與Z世代的話語共同點和情感共鳴點,通過共情增進理解、互通情感,使體育傳播產品成功“破圈”。愛國是全人類的共同情感,體育賽事最易激發(fā)Z世代受眾的愛國情感。如杭州亞運會報道可策劃一個面向青少年的培養(yǎng)愛國情感的互動產品:建立一個中國運動員在體育盛會中奪冠升國旗的視頻數據庫,用戶可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員,點擊可看該運動員獲金牌升國旗的視頻。二是要設置與核心價值觀共鳴的議題,內容與傳播勢能疊加,輸出新意義和新價值,讓正能量成為大流量。如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奮發(fā)向上的價值觀等。

  總之,Z世代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體育盛會傳播只有吸引Z世代,才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 蘇影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07131078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