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行文五千,必蹲七天——大眾日報經濟調研報道的探索與思考

2024-10-31 14:27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行文五千,必蹲七天——大眾日報經濟調研報道的探索與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大事”。從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主流媒體經濟報道的坐標和方位。

  一、講政治、懂經濟,發(fā)揮經濟報道引領輿論的導航儀作用

  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后疫情時代經濟復蘇的復雜局面,穩(wěn)預期、強信心、唱響中國經濟“光明論”,是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讓社會公眾通過媒體的報道準確認知中國宏觀經濟形勢、了解經濟政策、獲得經濟信息和商業(yè)機會,是其中重要的一環(huán)。

  經濟報道是熱點也是難點。說其是熱點,不少媒體尤其是主流媒體經濟報道的占比是比較高的,深度報道的選題也多集中在經濟領域。全媒體時代,以理性與深度見長的經濟報道依舊是主流機構媒體的優(yōu)勢項目,也是各項能力的集中體現。經濟報道難點也不少,一些經濟報道,專業(yè)人士覺得報道業(yè)余,普通讀者又覺得羅列大量數字的報道生硬,卡在中間十分尷尬。同時,相較其他類型的報道,經濟報道對真實性與理性的要求更高,畢竟關乎“錢袋子”和“筆下有財產萬千”的報道,一點偏差甚至可能引發(fā)“雪崩”。

  那么,什么是好的經濟報道?怎樣做好經濟報道?

  在全媒體時代,回答好這些問題比以往更考驗媒體人的能力和水平。首要的素養(yǎng)是既要政治敏銳,也要有專業(yè)積累,即做到講政治、懂經濟。

  講政治,就是要胸懷“國之大者”,從講政治的高度做好經濟報道,善于用政治眼光觀察和分析經濟社會問題。任何社會的經濟與政治都密不可分,政治是經濟的最集中表現,又對經濟產生巨大作用。在思想上必須有清醒認識,在行動上必須有根本遵循。必須堅持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個首要政治任務落實到位,用好習近平經濟思想這個做好經濟工作的“金鑰匙”,真正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經濟報道要闡釋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新思想更加入腦入心,展現出時代光芒和真理力量。

  懂經濟,就是要深刻把握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經濟發(fā)展有自身的特定規(guī)律。尊重規(guī)律、發(fā)現規(guī)律、揭示規(guī)律、按規(guī)律辦事,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也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原則。做好經濟工作,就要按客觀經濟規(guī)律想問題、出政策、辦事情。做好經濟報道,同樣如此。清楚經濟形勢,知曉經濟規(guī)律,了解經濟工作,新聞報道才能更具針對性。因此,做好經濟報道,就要培養(yǎng)記者的經濟思維,打造學習平臺,學經濟懂經濟,不斷開闊思路、提升能力。

  講政治、懂經濟,體現在經濟報道的站位和選題上,就是要圍繞中心做好報道,緊抓熱點做好引導。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扣經濟重點亮點做好調查,打造“連天線”“接地氣”、有高度有溫度的經濟報道。大眾日報創(chuàng)新重大經濟主題報道的打法,與蹲點調查相結合,多讓事實說話,多讓經營主體說話,著力解決經濟主題報道套路化、模式化、淺層化等問題,提升經濟主題報道的質量和水平。

  穩(wěn)大盤挑大梁,山東的根基在工業(yè)、優(yōu)勢在工業(yè)。今年2月,山東召開全省加力提速工業(yè)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大會,對工業(yè)經濟作出了安排部署。大眾日報4路記者奔赴6市12個縣(市、區(qū)),完成《攻堅“變軌”,競逐新賽道》《“鏈”出發(fā)展新活力》等3萬字工業(yè)經濟調研報道。這組報道聚焦縣市區(qū)這個抓工業(yè)經濟的關鍵層級,注重呈現縣市區(qū)抓工業(yè)經濟的創(chuàng)新實踐和思考探索,就基層做好工業(yè)經濟的難點和問題進行針對性解疑釋惑,讓報道入情入理,鼓舞信心。以此組大型深度調查報道為引領,大眾日報推出一線見聞、解讀文章、網絡評論、現場直播等,這些經濟報道緊扣中心工作,接地氣、冒熱氣、鼓士氣,全網總點擊量達5.3億次。

  2022年初,圍繞山東省委提出的“十大創(chuàng)新”,5路記者直奔基層一線,推出《增加40萬公益崗,是啥模樣》《數字化“齊民要術”來了》《工業(yè)互聯網:如何“從1到100”?》《破解融資難,金融管家上門來》等5組深度經濟調查,講述創(chuàng)新發(fā)展生動故事,被300多家媒體轉發(fā)。

  這些經濟蹲點報道,轉換視角,調整語態(tài),以基層視角反映大主題,用一線故事講述大主題,讓重大經濟主題報道和典型亮點報道有高度有溫度,在生動可感中宣傳引導,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凝神聚魄。

  ——緊扣熱點直擊焦點,貼著輿情做好經濟調查報道,用厚重調查實現輿論引導。移動互聯網時代,涉經濟話題多、熱點多,關注度高、分歧不小。這些經濟熱點背后,是企業(yè)急難愁盼,是市場各類訴求,是百姓切身利益。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巨大沖擊,就業(yè)、消費、外貿等受到影響,是經濟焦點問題。2022年,大眾日報派出記者到30多個縣市區(qū)調查采訪,推出《疫情之下的“云招聘”》《小鎮(zhèn)大廠的“突圍”》《中小外貿企業(yè)“保穩(wěn)”記》等十組大型蹲點調查報道,解析實現高效“雙統籌”的難點痛點和舉措辦法,與基層工作者和企業(yè)、群眾一起思考,理性疏導情緒,引導社會輿論。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也是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領域。2023年初,山東一些地方出現小麥凍害、枯黃等熱點輿情。大眾日報監(jiān)測到相關熱點之后,迅速分析研判,第一時間派出記者到德州、濱州、臨沂等多個農業(yè)大縣調研,推出《產糧大縣的“一年之計”》《標準農田,建管用各有一本賬》等3萬字深度調查報道和60多件新媒體產品,就山東小麥春播春管、高標準農田建設進行報道,在眾聲喧嘩中發(fā)出真實、客觀聲音。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和決策權,同樣沒有輿論引導權。越是復雜熱點越需俯下身,用調查報道給出冷靜判斷;越是社會焦點越需沉下心,用一線調查作出理性引導。

  二、彰顯經濟報道理性、智性之美

  “理性經濟人”的假設是經濟學的基石?,F實生活中,每個人對信息進行理解時,往往帶著不同程度的偏見。這種偏見,有的是因為專業(yè)問題,有的是立場問題,也有的是認知問題。這種現象表現在經濟新聞報道中,就會造成誤解誤讀,進而誤導大眾。

  一個經濟事件中往往包含著非常復雜的信息,不能用簡單的邏輯、單線的分析、碎片化的表達來呈現,而是需要清晰完整的各方事實的采集,并用嚴謹的邏輯鏈條來分析。尤其是宏觀經濟形勢、較大范圍的區(qū)域經濟分析、政策解讀與落實情況等,其視角選取、價值取向對公眾預期、經濟發(fā)展預期與政策走向皆有較大影響,必須反復求證、小心落筆。

  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復雜性,決定了經濟報道是有門檻的。全媒體時代,樣本選擇偏誤、理性碎片化、刻板印象等,一定程度上會扭曲社會公眾對宏觀經濟的感知和判斷,反過來也會影響宏觀經濟政策制定。報道不能只看眼前、就事論事,而是要把握大勢,既緊扣現實又著眼長遠,對經濟發(fā)展、政策制定等有參考價值。因此,堅守社會責任,給出理性、智性報道,才是黨媒應有的表現。

  彰顯經濟報道理性之美,必須用好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新形勢下做好經濟報道,蹲點調研、“解剖麻雀”的基本功不能丟。經濟報道中,樣本單一重復的情況比較嚴重:一個亮點反復使用,一個熱點大量跟風。這就需要在不斷調查研究中,發(fā)現更多更具普遍意義的樣本,來反映經濟生活的全貌,或者相對全貌。更有甚者,一些經濟報道使用的樣本、數據,有的不可溯源,有的經不起推敲,這樣模糊甚至不實的論據,無法支撐一篇客觀、嚴肅的經濟報道。無論身處何種情況,面對多么復雜的經濟現象,實事求是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都是不會過時的方法論。

  大眾日報提出“行文五千,必蹲七天”,不少調查報道蹲點1個月。同質化競爭時代,要在鋪天蓋地的經濟報道中脫穎而出,必須以質取勝,這個“質”,來自思想深度,也來自現實的厚度。《出口轉內銷,企業(yè)何以轉動“雙循環(huán)”》,就是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提出不久,大眾日報推出的一個整版調查報道。這篇報道采訪歷時兩個月,就企業(yè)如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新發(fā)展格局、存在哪些難題,進行深入調查。記者跑了山東多個縣市區(qū),采訪幾十名企業(yè)家,給出了理性而專業(yè)的回答,報道引起廣泛關注。

  記者須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去調查研究。問題意識具有鮮明的價值指向,強烈的問題意識不僅體現個體思維的活躍和深刻,更反映獨立性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的品格。問題就是矛盾,就是大家關心又亟待解決的難點。樹立強烈問題意識深入調查,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既講清“怎么看”,又回答“怎么辦”。

  2023年開年以來,民營經濟生存發(fā)展狀況是公眾關注的熱點。中小企業(yè)發(fā)展中存在哪些問題?期待哪些方面幫助?縣市區(qū)層面有何探索?大眾日報聚焦民營經濟發(fā)展中遇到的融資難、創(chuàng)新力不足等痛點問題,派出多路記者,深入濰坊、濟南、泰安、德州等市的八個縣市區(qū)采訪,推出《讓政策找企業(yè)》《單項冠軍攻略》兩組合計近2萬字的系列調查報道,共被300多家媒體廣泛轉發(fā)。

  其中,持續(xù)了兩年多的“支持民營企業(yè)加快發(fā)展政策”落實落地情況的調查研究中,記者持續(xù)跟蹤采訪,發(fā)現了惠企政策適配度不夠企業(yè)不感興趣、政策落實還有執(zhí)行卡點、政策落實過程中基層承接能力不足等問題,有的公開見報,有的以參考報道形式報送主管部門,促成了政策調整和問題解決。

  三、既要大流量,又不唯流量

  經濟報道采訪寫作中的一個集中難點是技術性術語多、數字多、專業(yè)性問題多。因此,經濟報道要實現大眾化傳播,就必須貼著群眾關心的熱點焦點難點來做,同時盡量使用群眾喜聞樂見表現形式。說到底,就是從百姓關心的角度來談“高大上”的宏觀經濟,用讀者看得懂的話語來闡述經濟道理。

  注重從百姓視角來報道經濟。讓專業(yè)經濟報道接地氣,就要善于從百姓視角來打量經濟,讓專業(yè)經濟報道更通俗化??萍际墙洕鷪蟮乐休^專業(yè)的內容,但如果注重從百姓角度去做,其趣味性新奇性會變強。國際首套全海深海底沉積物力學特性原位測試裝置“美吉號”研制成功后,大眾日報記者前往研發(fā)實驗室進行調研采訪,推出6000字深度報道。這篇報道在采訪之初,就注重從百姓視角來看這項科技。報道以《給萬米海底“把脈”》為題,將“復雜深海工程地質環(huán)境原位長期監(jiān)測裝備”比作“給海洋戴上了手環(huán),可以長期連續(xù)監(jiān)測它的血壓和脈搏”,將“美吉號”可達0.2千帕貫入阻力測試精度比作“在飛速行駛的火車旁邊去聽別人手表齒輪的聲音”,讓報道讀來通俗明了。關于紡織科技的深度調查《超乎想象的紡織》,從百姓關心的事說起:用玉米淀粉做成的被子,堪比鋼絲般強度的紡線,甚至有人工織造的血管。從百姓視角看經濟,讓受眾感同身受,與報道中人物的喜與樂、愁與盼形成共鳴共情,極大增強報道的可讀性。

  注重深度報道輕量化傳播。厚重的經濟報道,必須注重創(chuàng)新表達形式,探索可視化呈現、輕量化傳播,契合視頻化、移動化、碎片化閱讀?!岸c調查”報道打造“1+N”傳播矩陣,即以深度調查重磅報道為引領,同步在兩微一端推出精讀版、蹲點故事、蹲點影記、網絡評論等一系列新媒體產品。精讀版提綱挈領,以“大綱+重點”的方式,讓受眾對萬字長文一目了然;“蹲點故事”將原報道中的精彩故事單個拎出,短小精悍吸引人;“蹲點影記”則以視頻為主要形式,突出記者“在現場”……深度調查報道立體化傳播,使之取得“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效。

  今年3月,大眾日報派出多路記者沿膠濟鐵路文化體驗線和黃河、大運河、齊長城、黃渤海文化體驗廊道進行走訪,在推出大量現場報道、深度報道的同時,通過現場評論、雙語vlog、短視頻、創(chuàng)意海報等多種形式報道高質量發(fā)展,80余個話題接連登上熱搜榜。

  提升傳播力,并不意味著要犧牲專業(yè)性去贏得流量。不能用情緒宣泄取代理性分析,不能用偏激觀點片面分析經濟現象的復雜性。當“內容為王”遇上“流量為王”,當經濟報道也需要按照算法來爭取流量的時候,主流媒體人必須認識到,“流向”比“流量”更重要,核查事實的責任、引領輿論的責任、服務中心大局的責任,是我們必須守住的“正”。沒有了這個“正”,大流量不但無益而且有害。我們深知,經濟政策的誤讀、經濟形勢的誤判,對企業(yè)、企業(yè)家的誤傷,都會造成致命影響。尊重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和新聞傳播規(guī)律,既增強專業(yè)性又提高吸引力,把“我們想講的”變成“受眾想聽的”,把“受眾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實現黨報經濟報道專業(yè)性與大眾性相統一,這個要求雖然高,實現也不易,但卻是主流媒體人必須去做的事。

  四、創(chuàng)新推進經濟新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主流媒體在經濟報道中,如何提供更有深度、更有思想含量的智慧產品,是當前新聞內容生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與傳統的經濟新聞信息服務不同,當前各級各界對專業(yè)性、系統性、指導性都更強的智庫型經濟服務需求度更高,也更愿意投入更多資源來購買服務。特別是城市課題研究、中觀經濟政策解讀、細分領域數據積累和分析等,成為主流媒體提供智庫服務的優(yōu)勢領域。

  2022年3月,大眾日報設立了一個新部門:數據新聞工作室。這個揭榜掛帥產生的新部門僅四五個人,卻承擔起培養(yǎng)數據思維、探索數據新聞生產新樣式突擊隊的任務。成立幾個月來,先后推出《山東省國家級制造業(yè)單項冠軍數據分析報告》《山東省16市數字經濟發(fā)展活躍度指數榜單》《山東16市公共免費停車場地圖》等智庫及應用型產品,使衛(wèi)星新聞這樣的新聞新樣式納入了日常生產,并獲批成立了山東省媒體唯一一家“數據開放創(chuàng)新應用實驗室”。此外,2021年7月,大眾報業(yè)集團與省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共同成立“山東發(fā)展智庫”,目前已有400多名專家入庫,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思想庫、智囊團。

  媒體的優(yōu)勢在于“上接天線、下接地氣”,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用來形容經濟報道中發(fā)揮“智庫專家+新聞記者”的優(yōu)勢,使我們的經濟報道不僅是新聞作品、產品,更能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推動經濟建設,以文章影響文件,把意見建議融入決策,也十分貼切。如果說調查研究的起點是問題,那么調查研究的終點應是解決方案,并付諸實施。媒體的智庫型經濟服務與調查研究的起點和終點有著軌跡完全相同的閉環(huán)。通過整合各類資源,聚焦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新經濟研究、產業(yè)鏈研究,形成決策咨詢、數據分析、榜單排行等一系列經濟新聞活動、產品新形態(tài),深度參與經濟發(fā)展,是黨媒經濟報道的全新賽道,也是融合發(fā)展、提升影響力的新領域。

  當然這個經濟報道內容生產“供給則結構性改革”也絕非易事。它需要開門辦媒體的理念,也需要媒體內部體制機制的創(chuàng)新支撐,關鍵還需要坐得住冷板凳、舍得下真功夫的專家型媒體人的培訓和養(yǎng)成。特別是當流量成為支配數字經濟的流通資本,流量規(guī)則從超級平臺傳導至新聞生產領域,市場話語擠壓專業(yè)話語生存空間的情況下,媒體工作者如何重新發(fā)掘用戶,升級服務能力,在專業(yè)和流量之間獲得足夠的生存空間,解決這個問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 蘇影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24071310786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