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人日报摄影记者王伟伟用7条素材制作出23条短视频,在视频号、抖音平台收获超5000万的播放量。
王伟伟向中国记协“文有新风”栏目来稿,讲述经历与思考。
本栏目长期征稿,详细信息附文末。
文有新风丨7条素材撬动千万流量,怎么做到的?
本文作者:王伟伟
全国两会对媒体而言既是激烈赛场,也是严苛考场。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工人日报》坚守 “工” 字特色传统,秉持 “内容为王” 理念,重点关注 “三工”(工会、工厂、工人)热点话题,坚持移动优先、守正创新,抢占传播制高点。
作为摄影记者,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今年,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短视频创作中,遵从 “短平快”“轻量化”“直入主题” 的理念,拍摄7条素材,经后方编辑整理,制作成23条短视频,在视频号、抖音平台收获超5000万的播放量。
(一)
两会报道节奏紧张,为保证选题质量,报社在每天交稿前会召开协调会,报社领导、编辑与记者们交流选题内容与报道心得。大家频繁提及的关键词,就成为我们镜头的聚焦之处。
3月6日,按以往上会经验,我首先来到医药卫生界别小组会议,这里探讨的问题关系着全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拍摄中,医卫界别委员紧扣当天议题,发言踊跃、畅所欲言,几次出现 “抢” 话筒场面。
拍摄时,我被来自甘肃的郭玉芬委员吸引,她多次尝试发言,都被其他委员抢先。直到终于获得发言机会后,她展示了扎实的调研成果,生动、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我匆匆拍了几张富有表现力的照片后,将相机模式切换为录像模式,一边拍摄一边记下她的发言重点。郭玉芬委员的发言围绕 “医保资金”“长期护理险”“老人养老” 等话题,与《工人日报》关注的“三工”问题不谋而合。发言结束,现场响起热烈掌声。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抓到 “活鱼” 了。
我回看视频,总结好郭玉芬委员的发言,迅速联系后方编辑。当天下午,经编辑精心剪辑,这段素材最终被剪成4条短视频,在工人日报抖音、视频号平台发布。其中,49秒的短视频《全国政协委员郭玉芬:医保资金优化要下功夫》总阅读量达3400多万,点赞超58万,成为当日爆款。另外3条视频也成绩斐然,阅读量分别超过463万、133万、50万。
这4条视频无一例外切中了 “民之所盼”“流量即人心” 的传播理念。
(二)
近两年来,天安门广场逐渐成为两会报道记者们 “短兵相接”“出爆款”的地方。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会开始前,许多媒体记者集中在天安门广场拍摄采访,我也不例外。
当河南代表团的代表们步入会场时,一位戴着帽子的老人突然引起记者们的注意。看到人群蜂拥,我也凑了过去。定睛一看,那位老人正是备受关注的人大代表、河南省濮阳市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我立刻打开手机开始录像。
李连成代表向记者们讲述自己的 “治村理念”,没有套话,只有具体的人和事。他的回答让在场记者都很兴奋。采访即将结束时,我追问:“你们村的养老经验有没有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李连成停下脚步,耐心作答。
一波采访结束,闭幕会也即将开始。为赶在其他媒体前发稿,我放下拍摄设备,先将视频素材传回后方,并通过电话向编辑讲述采访内容。
当日,中工网在抖音、视频号发布短视频《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我就要这个臭水坑了!全村人都没意见,但是家里有点意见”》,播放量超过3200万,点赞量超31万;《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谈农村养老:“叫农村老人人人的生活有保证”》播放量超1000万,点赞量超16万。
次日,工人日报再次从原素材挖掘传播点,发布视频《村支书怎么当?两会上这位老支书给了答案》,播放量达1300万,点赞16万;《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再创顺口溜!做村民满意的支部书记 “办事公平、财务弄清、得路修平”》播放量达480万,点赞量近5万。
一次采访,多次分发,我们“一鱼多吃”,用一条素材产出5条视频,在视频号、抖音两个平台的播放量超过5000万。
(三)
短视频传播“内容” 为王,“技术” 为要。优质的音效、画质可以让产品增色不少。在全国两会新闻现场,我尽可能精细化拍摄,力求用高质量影音,让视频在 “同题竞争” 中脱颖而出。
受摄影创作习惯影响,我对器材有比较高的要求,在拍摄视频时也坚持使用相机,以获得更高清的画质和更清晰的声音。也正因如此,我的视频有着强烈的纪实风格,注重镜头语言、现场气氛和节奏感,让内容和画面形成合力,引发受众共鸣。这也是传统媒体记者与新媒体传播互相融合、互相赋能的过程。
3月8日,分组讨论会后,我将镜头对准此前有过联系的全国政协委员徐丛剑,让他聊聊女性就业话题。现场记者较多,我在拍摄的同时使用了专门的收音设备。
为抓住时效,我们坚持通过轻量化方式进行传播。当日,中工网抖音、视频号便推出《全国政协委员徐丛剑:延长产假可能影响女性再就业,男性可以放产假或延长产假》,其播放量达370万,点赞量超3万。
当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结束后,我用同样的拍摄方式,通过具象化的“树”,记录了一位基层代表连续两年的建言落地后,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的故事。作品《全国人大代表廖志略带了棵 “树”》在工人日报抖音、视频号取得了80多万播放量,并被多家媒体转发进行二次创作。
(四)
对于此次全国两会的短视频报道,我有几点感悟:
第一,在场记者要主动抢新闻、“抓活鱼”、用巧劲,通过有价值的提问追问采访对象,撬动流量;
第二,带着问题上会,“不打无准备之仗”。面对突如其来的热点人物、事件,要综合前期积累的信息,把握机会,抓住流量;
第三,把握好时度效,做好轻量化传播,通过前后方及时联动,让报道尽早推送,占据流量;
第四,了解粉丝需求,及时互动,做到知己知彼,通过报道沟通会场内外,留住流量;
第五,坚持 “内容为王”,坚守本报特色,深耕擅长领域,用影像丰富传播维度,拓展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