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什么是新聞輿論和輿論導向?

2020-04-08 14:12 | 來源: 中國記協(xié)網(wǎng)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新聞輿論”是通過新聞手段反映公眾意見而形成的輿論,而“輿論導向”則是指對于社會輿論加以引導,使之向著預期的方向流動。

  “輿論”一詞原意是“公眾的意見”(注1),“是由組成公眾的個人觀點的集合構(gòu)成的。它不包括一群特定的人群所持有的所有觀點,而只是那些關(guān)于特定公眾的問題或情況的觀點。”(注2)我國多數(shù)學者將“輿論”視為公眾的“共同意見”。

  輿論向來被看作是十分重要的社會力量。梁啟超在《輿論之母與輿論之仆》一文中開宗明義地寫道:“凡欲為國民有所盡力者,茍反抗于輿論,必不足以成事?!保ㄗ?)意思就是說,愿為國為民盡力謀事者,不順應輿論就不足以成功。但是,馬克思主義的新聞觀對待輿論的認識,不只是簡單地順應和適應,更要知其特性,善加利用。毛澤東同志指出:“一個新的社會制度的誕生,總是要伴隨一場大喊大叫的,這就是宣傳新制度的優(yōu)越性,批判舊制度的落后性。”(注4)這種破舊立新的輿論宣傳,當然必須是大張旗鼓的,因為輿論具有高度的社會性,輿論形成后,可以形成一定的輿論氛圍,具有精神制約的效力,從而發(fā)揮較大的社會影響。正如馬克思指出的,輿論是一種“普遍的、隱蔽的和強制的力量”(注5)。同時,輿論也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因為輿論的主體(公眾)在表達意見時,往往缺少完整性、系統(tǒng)性和深刻性,這一特性就給輿論引導帶來極大的可塑空間。

  對于新聞輿論而言,引發(fā)的主體性媒介是新聞媒體,客體是新聞事態(tài)。因此,單純的新聞熱點不是新聞輿論,只是引發(fā)新聞輿論的事實因素。既然新聞輿論的本質(zhì)是“輿論”,也就意味著媒體傳播的要么是多家媒體議程設(shè)置的共同話題,要么是對業(yè)已形成的社會輿論的反映,經(jīng)過媒體報道進一步擴大。

  與一般輿論相比,新聞輿論具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必須依托新聞媒體,因此是有組織的輿論;二是比較權(quán)威,經(jīng)過新聞媒體形成的輿論要比民間輿論更能引起普遍關(guān)注;三是有正向和負向之分,并非所有的新聞輿論都能引起正面效應,違背事實和社會心理的新聞輿論會引起負面效應。

  至于“輿論引導”,是指政黨、團體通過大眾傳播媒介設(shè)置議程,構(gòu)建框架,提供主流意見,以引導人們趨向其倡導的意識形態(tài),使社會輿論按照預期的方向流動。“輿論引導”的主體是大眾傳播媒介或者輿論領(lǐng)袖(又稱“意見領(lǐng)袖”)等,而“新聞輿論導向”的主體主要是包括新媒體在內(nèi)的各種新聞媒體。

  新聞輿論導向之所以重要,關(guān)鍵在于可以使用引導或疏導的方式,消弭或者化解公眾的意見分歧,最終形成社會共識,而不至于因為方法手段的生硬粗暴,導致不同意見的激化甚至對抗。在我國歷史上,早在數(shù)千年前,就已產(chǎn)生類似于后世輿論引導的經(jīng)典案例。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子產(chǎn)在“不毀鄉(xiāng)校”的一則典型事例中,否決大夫融蔑阻絕民眾非議的建議,不因為屬于公眾輿論的“庶民之議”而毀鄉(xiāng)校。他認為,對于人民議政的言論,就像防止河流決口一樣?!按鬀Q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注6)這說明他懂得民心和輿論可合理疏導而不可簡單地硬性控制,以免壅塞為患。

  馬克思認為:“當報刊是匿名的時候,它是廣泛的無名的社會輿論的工具;它是國家中的第三種權(quán)力?!保ㄗ?)馬克思還比喻“報紙是作為社會輿論的紙幣流通的”(注8)。馬克思、恩格斯在《新萊茵報?政治經(jīng)濟評論召股啟事》一文中說道:“只有編輯部能夠以后一期跟著一期間隔時間更短地出版,這個企業(yè)才會完全達到自己的目的——經(jīng)常而深刻地影響輿論,而在經(jīng)濟方面也才會有很大的希望。”(注9)

  任何在經(jīng)濟上占有決定地位的政治集團,為了階級的利益,必然爭奪輿論的控制權(quán)和利用媒體引導輿論。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報紙最大的好處,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預運動,能夠成為運動的喉舌,能夠反映出當前的整個局勢,能夠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發(fā)生不斷的、生動活潑的聯(lián)系?!保ㄗ?0)在《摩塞爾記者的辯護》一文中,馬克思甚至提出根據(jù)現(xiàn)實的斗爭需要“制造輿論”的必要性,即組織對革命有利的輿論:“‘自由報刊’是社會輿論的產(chǎn)物,同樣,它也制造社會輿論”(注11)。

  在我國的政治生活中,輿論導向具有極端的重要性,是黨對新聞輿論工作、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lǐng)導權(quán)的直接體現(xiàn)。輿論導向正確,有利于人們形成共識、同心同德,有利于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有利于國家長治久安;輿論導向錯誤,會造成人心渙散、離心離德,破壞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大局,甚至造成社會動蕩,危害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聞宣傳一旦出了問題,輿論工具一旦不掌握在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手中,不按照黨和人民的意志、利益進行輿論導向,就會帶來嚴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損失?!保ㄗ?2)歷史反復證明,輿論導向正確,是黨和人民之福;輿論導向錯誤,是黨和人民之禍。特別是進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新聞傳播格局發(fā)生很大變化,輿論熱點頻出,各種雜音噪音不斷。面對眾聲喧嘩,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始終牢牢堅守主流輿論陣地,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堅持黨的領(lǐng)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有利于推動改革發(fā)展、有利于增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jié)、有利于維護社會和諧穩(wěn)定,確保輿論導向正確,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注釋:

  1.轉(zhuǎn)引自姜紅《輿論如何是可能的?——讀李普曼〈公眾輿論〉筆記》,《新聞記者》2006 年第 2 期

  2.〔美〕D.B. 杜魯門:《政治過程:政治利益與公共輿論》,陳堯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38 頁

  3.夏曉紅:《梁啟超學術(shù)文化隨筆》,中國青年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64 頁

  4.《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新華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229 頁

  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85 頁

  6.《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117 頁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117 頁

  9《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600 頁

  10《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3 頁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78 頁

  12.習近平:《干在實處 走在前列——推進浙江新發(fā)展的思考與實踐》,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07 頁

責任編輯: 王小玉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8957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