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到底是什么樣的人物,讓新華社記者連續(xù)追蹤了13年;到底用什么樣的手段,讓一篇人物報道被贊為“石頭人看了也要流淚”……新華社記者采寫的《“燃燈校長”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獲得第31屆中國新聞獎副刊作品一等獎,也成為同題材報道的“鎮(zhèn)版刷屏”之作。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創(chuàng)作團隊分享作品背后的故事。
掃碼查看獲獎作品
“燃燈校長”張桂梅,作為“七一勛章”獲得者、教師楷模,現在已是家喻戶曉。十分有幸的是,作為新華社記者,我們先后4次到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蹲點采訪,見證了年邁多病的張老師日復一日為學生默默付出,也見證了她先后獲得“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七一勛章”等榮譽。我們在《新華每日電訊》整版推出的人物報道《“燃燈校長”送1600多名女孩出深山》,由于采訪深入、視角獨特、細節(jié)感人,推出后在社會上引發(fā)強烈反響,成為關于張桂梅諸多報道中的“鎮(zhèn)版刷屏”之作。
“別樣”采訪走進了人物內心
2020年7月,在我們第一次到華坪女高采訪之前,就從當地干部口中聽說,張老師很不喜歡接受媒體采訪,因為她擔心采訪會影響學生上課學習。當地干部的善意提醒,讓我們意識到,如果不做好充分準備,別說稿件最后寫得怎么樣,可能連能不能順利完成采訪都是個未知數。
張桂梅在查看學生上晚自習情況。(2020年7月 新華社記者陳欣波 攝)
面對這樣個性十足的采訪對象,我們不但沒有氣餒,反而愈發(fā)興奮,篤定她背后一定有許多精彩的故事可挖。第一次到華坪女高,果不其然,張老師見面就給我們潑了一盆冷水:“我最近實在太忙了,沒時間接受采訪。”早有心理準備的我趕忙接話:“張老師,我們不耽誤您時間,就在學校里陪您轉轉,絕不影響您工作和學生學習?!?/p>
張老師見我們如此誠懇,也不好再下逐客令。就這樣,我們花了一整天時間跟在張老師后面,陪著她巡課、和學生談心,看著她艱難地爬樓梯,拿小喇叭在校園里督促學生做操、吃飯。沒有過多打擾,甚至沒有太多交流,我們跟在張老師身后邊觀察、邊記錄、邊思考。事后來看,我們雖然放棄了面對面交談的采訪形式,但這樣默默觀察被采訪對象的一舉一動,卻讓我們更真實感受到了張老師的精神力量,無形中拉近了我們和她的距離,而這在人物報道中顯得尤為重要。
許多獨家細節(jié)也就在這樣默默的觀察里被記錄下來。在張老師吃午飯時,我們注意到她飯沒吃上幾口,就從抽屜里拿出一個裝著各種藥的塑料袋。這一細節(jié)立刻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隨后我們在她的抽屜里找出一份密密麻麻寫有骨瘤、風濕等17種疾病的醫(yī)院報告單。為了不耽誤張老師吃飯,我們只簡單拍了幾張照片,但她大把大把吃藥的細節(jié)已深深刻入我們腦海。
張桂梅在吃晚餐,辦公桌上擺放著各種藥物。(2020年7月 新華社記者陳欣波 攝)
可能也正是我們這樣特別的采訪方式,讓張老師慢慢加深了對我們的信任。之后每次采訪,不僅不再拒絕,還主動和我們聊起了許多獨家的故事,比如她在病危時要求政府預支喪葬費給學生用的故事,之后也成為了我們稿件中最為感人催淚的片段。
用最“克制”的筆觸打動讀者
能否做好人物報道,往往與記者踐行“四力”的程度有關。腳力鼓勵走近人物,眼力強調細節(jié)觀察的重要性,腦力主張對人物故事及其背后精神力量的深入挖掘,而要寫出真正打動人心的人物報道,最終還是體現在筆力上。
新華社記者龐明廣(中)、嚴勇(右)在采訪張桂梅。(2020年7月3日 新華社記者陳欣波 攝)
結束了連續(xù)數日在華坪女高的采訪后,我們整理的采訪筆記多達數萬字。如何從大量的素材中挑選出最有報道價值的故事細節(jié),把張老師從事教育工作前后幾十年的厚重經歷,化為一篇生動而豐富的人物報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
在稿件寫作中,我們的一個突出感受是,不要一味求大求全,更不要堆疊華麗的辭藻去拔高渲染,而是把那些采訪中最能打動自己的細節(jié)生動描寫出來,這樣的稿件往往才能更打動人。
比如,在稿件的標題和導語上,我們就花費了很大心思。最終,我選擇將張老師每天清晨堅持為學生打開教學樓樓道的燈這個細節(jié)作為稿子的切入點。這是在采訪張老師的過程中最打動我們的畫面。而開燈這個動作,也寓意為學生們帶來光明。在與編輯反復討論后,我們凝練出了“燃燈校長”這一原創(chuàng)詞匯作為稿子的標題。而在稿件發(fā)出后也證明,“燃燈校長”這個由我們創(chuàng)造的詞已成為張老師最鮮明的標簽,在隨后的許多報道中被其他媒體反復引用。
此外,在全篇近6000字的稿件中,我們也力求語言平實。以稿件中的小標題為例,全文六部分的小標題我們大量使用張老師的“金句”。比如,“活著吧,我要還這座小城的人情債”“女學生讀著讀著就不見了”“能不能把喪葬費預支給我?”每一個小標題既起到了承前啟后、串聯(lián)文章脈絡的作用,又用活靈活現的語言展現了人物性格,使文章更有吸引力。
深度挖掘人物背后時代精神
一篇典型人物的報道,不僅要以飽滿的故事、動人的細節(jié)來打動讀者,更為重要的是,要體現時代的精神風貌,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讓讀者通過人物的事跡獲得昂揚奮進的精神動力。2020年正是我國即將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堅守大山辦教育的張桂梅身上無疑就具有這樣催人奮進的力量。
新華社記者龐明廣(中)、嚴勇(右)在采訪張桂梅。(2020年7月 新華社記者陳欣波 攝)
她不計報酬扎根山區(qū)辦教育,是優(yōu)秀人民教師的代表;不忘共產黨員的初心與擔當,十余年來將近2000名大山女孩送入大學,是中國教育扶貧進程中的生動實踐。我們在刻畫這個人物形象的同時,也注意與時代背景相契合。同時,張桂梅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辦華坪女高,同樣也離不開脫貧攻堅工作的大力推進,以及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幫助。決戰(zhàn)決勝脫貧攻堅之年,通過對張桂梅這一典型人物的報道,也進一步傳播了社會正能量,從側面反映出了近年來中國貧困山區(qū)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所取得的顯著成績。
張桂梅在督促學生做課間操。(2020年7月 新華社記者陳欣波 攝)
實際上,在一段時間里,在眾多對張桂梅的報道中,也夾雜著不少雜音。比如,此前有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斷章取義地報道張桂梅反對學生當全職太太,還有媒體在報道中過分渲染張桂梅搞應試教育等等。這樣有失偏頗、嘩眾取寵的報道,盡管在當時博得了流量,卻注定無法成為留得下的作品。
許多讀者的留言評論驗證了我們的判斷,只有緊緊抓住人物背后深刻的時代精神,才能讓作品與讀者產生共鳴。有網友在看完我們的稿件后評論說,“這才是真正的全民偶像”“當之無愧的先生”“看一次感動一次,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總有人默默無聞為這個國家無私奉獻自己的全部”。(作者:新華社記者龐明廣、嚴勇、陳欣波)
秘笈帖
1. 采訪不要“急于求成”,以迂為直,走近人物才能走進人心。
2. 寫稿不必求大求全,把生動的細節(jié)有機串聯(lián),才能讓故事更加豐富飽滿。
3. 讓受眾在人物故事中看到自己或身邊人的影子,更能產生共鳴與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