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正文

“三塊地”

2024-01-18 15:30 | 來源: 中國記協網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三塊地”

參評項目

系列報道

語種

中文

作 者

李昕,姜小莉,馬浩劍,陸上早,王黨生,史水敏

作品字數

2938字,2463字,2716

刊播單位

常州晚報

首發(fā)日期

2017年10月31日至2017年11月02日

采?作
編?品
過?簡
程?介

40年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40年過去了,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如何深化,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和難點。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大膽探索,在“三塊地”改革上均取得重大突破,對全國具有導向性意義。中央派出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督察組實地調研后表示,武進區(qū)的“三塊地”改革,“取得了豐富的經驗,形成了可推廣的成果”,并且為修改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提供了支撐。 抓住這一重大新聞,常州日報社展開全媒體報道行動,進行全方位調查、采訪。要準確把握這一題材,難度很大。為此,記者、編輯反復學習研究相關法律法規(guī)、改革文件和政策條文,并學習多個領域的有關知識。 “三塊地”改革是不斷推進的過程,采訪也始終跟進。由此,大量的采訪素材被淘汰、刷新,淘汰素材大大超過見報內容。 從開始調查,到結束采訪,歷時8個多月。 稿件成型后,立即請有關部門審稿。隨即,全媒體中心編輯分工合作,進行緊張而又細致的編輯。然后,在報社內外不同領域邀請14位具有不同專業(yè)背景的行家,分頭審閱把關。最后,《常州晚報》等多個媒體刊發(fā)。




  1、第一篇見報后就引起巨大反響。三篇發(fā)完后,全國各地打到武進相關部門的電話更是不斷。報社在中國常州網上推出的專題《“三塊地”改革的武進模式》訪問量超過140萬人次(統計時間為2017年12月31日)。 2、報社全媒體刊發(fā)后,新華社和新浪、搜狐、騰訊等全國各大網絡平臺均推送或轉發(fā),眾多客戶端、微信、微博也紛紛轉發(fā)。2018年1月19日中央電視臺赴當地采訪報道。 3、所報道的改革做法,在見報半個多月后十九屆中央深改組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關于拓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的請示》,以及3個月后發(fā)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中,都得到體現。 其中,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第九部分中得到體現的有:全國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系統總結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經驗,逐步擴大試點,加快土地管理法修改,完善農村土地利用管理政策體系”;“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但“不得違規(guī)違法買賣宅基地”;推動農村“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引導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愿有償轉讓”有關權益。 4、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今年進一步加大“三塊地”改革力度,將實現“征收、宅改、入市全推開,1066平方公里全覆蓋”。其中,今年全區(qū)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將超過260萬平方米。

初?推
評?薦
評?理
語?由

作品采訪扎實深入、立意高遠,發(fā)表后引起了巨大社會反響

   1 2 3 4 5 下一頁  

責任編輯: 劉威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01919